常见问题 | NFT是否就是数字藏品?

数字藏品,简单来说就是上链的虚拟收藏品,一般指使用区块链技术对特定的作品、艺术品生成的唯一数字凭证,可以保护作品或艺术品的数字版权,实现真实可信的数字化发行、购买、收藏和使用。

乍一看数字藏品确实是和NFT没有差别,但实际咱们国内的数字藏品是经过本地化的"NFT",最多只能看做是国外NFT的亲戚。为什么这么说呢?Amy将从以下三点给大家解释一下。

1. 数字藏品发行在联盟链上

首先,数字藏品和NFT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发行在什么“链”上,国外主要是通过完全去中心化的公有链来布局NFT,而国内数字藏品的发行多在联盟链、或是私链上进行。那公链、私链、联盟链有什么不同?

其实,这三种链是区块链的不同类型,不同之处主要在于访问权限的开放程度。

常见问题 | NFT是否就是数字藏品?
  • 公有链

公有链是参与程度最广泛的区块链,各个节点可以自由加入和退出,不存在任何中心化的服务端节点。也就是说,公链更加开放、自由,不仅没有直接的管理机构,而且在用户访问方面也不受限制,安全水平更高,其去中心化更加被人所认可。最常见的以太坊就是公有链的代表之一。

  • 私有链

私有链是指其写入权限由某个组织和机构控制的区块链,参与节点的资格会被严格限制。应用场景一般是企业内部的应用,其优点是效率高,一个私有链的交易速度可以比任何其他的区块链都快。

  • 联盟链

联盟链的各个节点通常有与之对应的实体机构组织,通过授权后能加入与退出。各机构组织组成利益相关的联盟,共同维护区块链的健康运转。因此,和公有链相比,联盟链是“部分去中心化”,少数同等权力的参与方可以成为验证者,而不是像公有链那样开放的系统,让任何人都可以验证区块。同时,也因为节点数量得到了精简,联盟链比公链有更快的交易速度和更低的成本。国内的数字藏品平台如鲸探(蚂蚁链)和幻核(至信链)等等绝大多数采用的是联盟链。

2. 数字藏品拥有商品属性,弱化金融属性

在国内严格的监管下,数字藏品不同于境外具有很强金融和交易属性的代币或虚拟币,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境内联盟链)的,具有一定收藏价值的数字化商品。也就是说数字藏品拥有商品属性,弱化了金融属性,数字藏品经营是电商平台逻辑,而不是金融市场逻辑。

更通俗地来讲,国外的NFT是可以放在公开市场上进行无限交易流通的,交易机制依赖于竞拍,市场鼓励用户进行二次交易,NFT价格也会随市场行情和供需关系而波动,拥有无限升值空间,而天价NFT也使得投机者更加狂热,可能会让交易市场的发展趋于畸形。

国内数字藏品本身就禁止炒作,其价值更多的是体现在它的确权价值和收藏价值上。目前,数字藏品只能以人民币或者数字人民币购买,发行方式包括定价发行、盲盒发行以及竞价发行等多种方式。同时,数字藏品还不能在国内随意流通买卖,绝大部分数字藏品需要持有180天以上才可以进行无偿转增,并且转增后将会限制2年无法再次转增,严格控制二次交易行为。

虽然国内大多数平台明确禁止二次转售数字藏品,但由于监管并不完善,实际禁令效果不佳,私下交易依然频繁。例如,支付宝曾推出敦煌数字藏品发售价格为 9.9 元+支付宝 10 积分,随后这一藏品在闲鱼上炒到了上万元,其中最高被炒到了 150 万元一个;腾讯发布的《十三邀》”数字艺术藏品据说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从原价18元已经涨到了10-20万,其中特殊限量版的NFT价格已经上涨到了26万。

常见问题 | NFT是否就是数字藏品?

但在近期,国家对于数字藏品领域的监管加强,腾讯近期就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在做相关的执行工作,已经封禁了多个涉嫌违规炒作或二次交易的数字藏品平台公众号。所以,整体来看,整个国内的数字藏品市场还是处于可控、可监管的范围内,市场主要是引导消费者购买自己真正喜欢或者认为有收藏价值的藏品,而非是为了在市场转售过程中获得收益回报。

3. 数字藏品发行需要中心化审核

不仅是交易方面的监管,数字藏品在创作和发行端也需要进行中心化审核,严格审查发行方资质和对应IP版权等。

国内数字藏品平台目前采用了PGC的模式进行发布,与历史博物馆、知名艺术家合作为主,普通艺术家的作品占比相对较少,而且通常定时限量发布,藏品一经推出,即刻售罄。而国外绝大多数NFT以个人原创为主,用户用户可以自己创建发行NFT、设置交易版权费比例、作品数量等,目前海外NFT市场暂时供大于求,处于买方市。

综合来看,国内数字藏品是自上而下的发展,头部互联网扮演基础设施和平台提供者,媒体及文创企业提供内容,并未完全地去中心化,主要突出收藏功能,弱化金融和二级市场交易属性。而海外NFT的发展更为自下而上,由社区文化而来,NFT的价值更多的来自于交易价值、社区共识和文化认同。

所以说,数字藏品在中国的发展路径完全不同于海外,我们在生产、发行、流通等方面都在探索和建立自己的规则和标准,也就不能简单地把数字藏品和NFT混为一谈,因为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和发展轨迹。那么数字藏品现在在国内的发展如何,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这一新事物?

数字藏品的“红与黑”

NFT在进入中国市场后,主要以数字藏品的身份与大众见面,随着春节和冬奥盛事双喜相逢,「虎文物」、「十二生肖文物」、「镇馆之宝」「冰墩墩」等数字藏品不断推出,让数字藏品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其价值开始被大众讨论。庞大的消费群体造就了新的市场,数字藏品迎来巨大的发展机会,并拥有明显的优势和价值。

常见问题 | NFT是否就是数字藏品?

1. 国内数字藏品更加亲民,让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收藏家

相比于发行或购买NFT 的门槛很高,用户要学习很多新知识,比如数字钱包的使用,加密货币的购买,承担使用公链的高额gas fee等等,还要当心 Crypto World 里各种骗局。国内数字藏品平台操作简单,用户只需要关注数字藏品本身而非其他环节,参与一次数字藏品发售只需要三步:进入网站,点击抽签,获得资格付款即可,大大降低用户的参与成本。

2. 数字藏品相较NFT项目来说更安全一些

纵观国内数字藏品的发行,不难发现有很多权威机构背书和顶级 IP 加持的藏品。有那些有大平台和权威机构做背书的藏品,一般不会有跑路和诈骗的风险,而且如果用户通过正规平台购买,放弃那些不正规渠道的投机心思,基本上也不会有什么风险,相比那些跑路暴雷NFT项目,实在是安全太多了。所以,那些英语四级都没过的朋友们,就不要去趟NFT的浑水了,搞不好真的会变成大冤种。

3. 数字藏品推动中国自信,强化大众对文博和艺术的热爱

“博物馆数字藏品”正成为收藏和文创的新趋势,也成为推动中国文化自信的新方式。此前,西安、甘肃、河北、四川、河南、安徽等地博物院均已经推出多款由镇馆之宝衍生出的数字藏品,受到消费者追捧。中国国家博物馆四羊青铜方尊、西汉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4件国宝级文物为主题开发的数字藏品,以及敦煌美术研究所、河南博物院等单位发行的限量数字藏品,一上线就被“秒杀”。

藏家只需要十几元到几十元,就可以拥有一个标注着独一无二序号、属于自己的数字文物收藏,不仅让观众更关注文物本身,更好地了解见证历史,同时也为博物馆带来了影响力和发展空间。

当然,由于国内数字藏品发行在联盟链上,相比发行在公链上的NFT来说,自然而然会存在一定的缺陷。

1. 产所有权实际并不由用户所控制

目前国内的联盟链中,用户并没有真正实现控制所有权,仅仅拥有小部分的操作权限。也就是说,当我们从支付宝中购买了一款数字藏品,实际上我们并没有掌握真正的私钥,账户里的数字藏品也不能完全由用户本人控制,而是被那些数字藏品平台所控制,区块的回收和再发布都由平台决定而非我们个人

2. 联盟链难获得与公链同等公信力

在公链上线的NFT可以实现真正的唯一性、不可复制性,从防篡改、防滥发的角度看,公链NFT客观上的公信力确实更高。而联盟链在“非同质化”这一关键特征上有显而易见的缺陷,在一条联盟链上线数字藏品,在另一条联盟链同样可以去复制出相同的数字藏品,因此,对于保证资产价值及创作者或所有者的权益方面,联盟链的安全性和公信力较低,需要做进一步的探索与改进。

客观来看,目前数字藏品正在走出一条中国化的道路,在国内的政策和技术环境下,其发展的优势和缺陷并存。Amy认为,数字藏品是未来社会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国家也会有更加完善的监管以及政策出台为大家保驾护航,而我们则需要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看待数字藏品这个新鲜事物,因为喜欢而收藏,不是只想着借机炒作后获得丰厚的收益,否则一旦那些数字藏品平台关停,高价接盘的朋友们恐将损失惨重。

 


来源:Amy看宇宙

原标题:数字藏品和NFT是一回事吗?

查看原文

版权声明:元宇宙研究社 发表于 2022年4月7日 下午6:04。
转载请注明:常见问题 | NFT是否就是数字藏品? | 元宇宙研究社导航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